公益河北官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详细页
公益新闻
河北冀州一贫困家庭最美味食物是一包方便面
发布时间:2015/8/12 9:56:31

河北冀州一贫困家庭最美味食物是一包方便面

衡水冀州一贫困家庭最美味食物是一包方便面(图)

两个快散架的沙发,一个已经破旧到快要散架的柜子,几把早就掉了漆的木凳子和两张用砖头垫着的床,就是冀州市小寨乡东兴村16岁女孩邢瑞云家全部的家当。贫困没有压垮小瑞云,她一直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前几天,邢瑞云的父亲邢振广去世了。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邢瑞云一边安慰照顾着70多岁多病的母亲孙新果,一边在亲戚和乡亲们的帮助下料理父亲的后事。生活的变故,让原本坚强懂事的邢瑞云有些迷茫,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自己发现被收养事实

心中充满感恩

邢瑞云家墙上的相框里放着几张发黄的照片。照片上,小时候的瑞云白白胖胖的,依偎在妈妈怀里,一家人是那么的幸福和满足。但是瑞云很早就知道,她并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孩子。

那年,瑞云刚刚上初一。因为学校要求填户籍资料,瑞云便在家里找户口本,谁知道,在柜子深处,出现在她眼前的,除了户口本,还有一张已经发黄的领养证。

去采访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不愿碰触这个领养的事实,但是,出乎意料地,瑞云说:“看见领养证的时候,也没想太多,就是觉得自己本来没爸没妈的,现在有爸妈疼也是件挺好的事情。而且我爸妈对我这么好,我肯定是要孝敬他们的。”

之后的几年,发现领养证的事,她没对任何人提起。对于年迈的养父母给予她的全部,瑞云知足感恩并没有半点埋怨。

一包方便面就是难得的美食

邢瑞云的父亲去世时已经年过古稀,他生前靠耕种几亩薄田维持全家生计,一年下来也不过两三千元的收入。

为了攒钱供瑞云读书,一家人省吃俭用,很少吃菜更很少吃肉,一日三餐除了棒子面粥就是白面条。记者在瑞云的家里转了一圈,连炒菜的锅和油都没发现。白面条里加点盐和醋,再揪上几片院子里疯长的野菜叶子,就算是一家人改善生活。

家里所有的家具和物件几乎都是30多年前甚至更多年前添置的,唯一还能使用的家用电器是一台会摇头的小台扇。瑞云说,那是爸爸为了让她专心学习专门去买的,平时谁也舍不得用,她放假回家时才会偶尔开一下。

说话间,孙新果打开一个已经破旧到快要散架的柜子,里面是一包最普通的方便面。“这是别人给的,我们舍不得吃,留着给孩子吃。总比白面条有滋味……”在一般人眼中,也许并不昂贵甚至并不那么健康的方便面却是父母省给瑞云的难得的“美食”。

说到这里,孙新果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痛哭起来。

每天吃馒头咸菜考进实验班

邢瑞云是听话而争气的,学习上从来没让父母操过心,从小学到中学每年都在班里名列前茅。去年,她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冀州中学。

冀州中学的学习很紧张,一般是每三周或每四周放一次假。每次假期结束返校,邢瑞云都只跟家里要100元的生活费。在学校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这100元要用来吃饭、买生活必需品,有时候还要交一些学杂费。“每次问她吃得好不好,她都说好,每次问她钱够不够花,她都说够花。可是俺们都知道,哪个孩子一个月不花个三四百块钱?俺瑞云从来不说难,从来没闹着要买什么东西,连衣服都是别人不要的……”孙新果眼泪流了满脸,这眼泪是心酸更是心疼。

只有100元的日子怎么过?邢瑞云说,她早餐吃馒头咸菜,晚饭也吃馒头咸菜,中午和同学合买一份饭自己只吃一半,如果没人跟她合买,她就会故意剩下一些,把吃剩的饭菜泡水当晚饭。就这样,几乎不可能够花的100元,在瑞云那里有时候甚至能剩下一些。瑞云说起这些的时候,神情和语气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一个吃了太多苦的小女孩平静而又坚强得让人心疼。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邢瑞云的成绩始终名列班级前五名,高一结束后,她顺利升入高二文科尖子生实验班。

“不想让妈妈这么苦”

父亲的去世,让邢家失去了顶梁柱,更加一贫如洗。再加上今年邢瑞云的村子受了雹灾,农作物几近绝收,她的学费更是没了着落。瑞云一度想到了辍学,她对母亲说:“我不上学了,去打工,我不想您过得那么苦……”

邢瑞云是个坚强的孩子,说到之前的种种困苦,她从来没在人前掉过眼泪,但说起辍学的时候,她的眼泪一下子满了眼眶……让我们都来帮帮她吧,让这个善良坚强的孩子不要因贫困而放弃学业,阻断实现梦想的道路。(衡水晚报)


相关链接
·五天四夜,河北人驰援榕江,为爱奔走3600公里!·公益河北联合河北绿联推出“自强之星”评选活动·真情帮扶养蜂人,爱心温暖乡村路,公益助农行动在石家庄赞皇县举行
·甜蜜的中秋节,石家庄从业者收到助农爱心蜂蜜!·探访山村养蜂人,温暖乡村振兴路!·【小社助家】基瑞社工来方达小区举办“暖心饺香,和谐社区”活动
·正定县志愿服务联合会赴行唐爱心会参观、调研、参加公益走访活动·戎存柱:担当企业责任 助力残疾人事业·朱韶栋:铁肩担道义,用媒体纪录公益历程
·巨鹿县王永琪: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杨建欣:山区助学,为孩子圆上学梦·赵岩:弘扬红十字精神,投身公益事业
·聂志坚:助老帮困,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健康保驾护航,最美医生苏彩红·王军强:无偿献血,让世界更健康
·闫小东:失去双臂的公益达人·王海龙:“花园好声音”,天天都是服务日·张小英:古稀老人奉献爱心,有事儿就找张大姐
·慈济大爱,五地携手,62小时357箱防疫物资驰援石家庄·筑梦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河北省老年产业协会十周年·石家庄鹿泉:开学第一课,法治进校园
·石家庄日丰从业者到赞皇山区帮扶蜂农·邢台市新河县寻寨镇:发展辣椒种植,带领村民持续增收·2021年“润江·阳光筑梦”公益助学计划在石家庄启动
·爱心助老模范亢秀艳·张仲策,视老人为亲人·刚刚!民心河寒夜救人的小伙儿找到啦
·善行燕赵,大善人刘雪果·张仲策,视老人为亲人·助农帮困,网络主播王立欢
·孝老敬亲大孝子赵灿·河北绿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热衷公益的环卫工陈勇
·爱心传递者刘园雷·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人孟祥莹·饺子宴,敬老行,辛集市与爱同行公益团体
·卢龙港城志愿服务队·河北省第八届公益慈善晚会,怎么参加,怎么报名?·刘红丽:践行红十字精神,陪护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朋朋:奉献爱,呼唤爱,传播爱·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刘根红:19年无偿献血79次·王充:“藤云家务”,用科技服务老年群体
·施治芳:助老从心做起·保定市德馨书院:传播文化智慧,启迪善良心灵·唐县薛永民:不畏疾病,快乐人生
·唐县李洁翔:身残志坚,自强自立走出爱心路·善邦拾光:推广优秀文化,服务家庭教育·记者专访资深社会工作师吴俊叶
·公益河北专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者、传承人田易生老师·石门艺术总团长丁桓振:石门绽放艺术花·保定涞水吴艳玲:在家照顾婆婆,出门热衷公益
·袁志刚:用情用心服务老人的好院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程讲师团”成立了!·怀爱老之心,行孝老之举—记石家庄市住建局老干部处长曹梅先进事迹
·红歌嘹亮,激情澎湃,孙涛副教授携少儿手风琴团队扮靓晚会!·立足社区抗疫情,七旬最美志愿者张晓英·爱心助残,校长李长友,长期致力于特教事业!
·衡水90后女孩郜振蕊,在奉献与担当中创造精彩人生!·王娜:别样三八节,最美女儿身·把口罩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石家庄爱心人士再施援手!
·绝望中如何自救,每周四晚八点,公益河北危机干预课程线上直播!·匠人精神30条,新人进入职场的必学的制胜法宝!·13300元,石家庄市一少先队员捐赠压岁钱,向抗疫医务人员致敬!
·萝卜滞销,爱心云集,一天半时间订购1800斤!·捐赠家禽还帮助消毒 “一家人”志愿者到平山帮扶农户·河北首部公益支教纪录片《花开太行》发布
·肖战“公益助农融媒行”走进河北,了解蔚县贡米典故、体验剪纸超认真!·5.12公益河北即将推出“献给母亲的爱”感恩主题活动·阜城志愿者王彬彬用生命续写公益!
·柔道冠军马端斌,举报家乡村支书贪腐,为正能量点赞!·欠钱不还,爱新觉罗后代又怎样?你恨的老赖被搞定了!·2019翰墨书香进校园第二站,走进邯郸市丛台区冯村小学
·“蓝色海洋 我的梦想”,2018山里孩子去看海活动唐山举行·先天眼睛失明,孩子到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接受检查!·出生眼睛失明,妈妈火海丧生,爱心人士看望孤独男孩!
·跨越三地 千里奇缘 爱心妈妈牵手唐县孤儿·大学考到哪就把他带到哪 女孩照顾瘫痪父亲成顶梁柱·大爱燕赵公益河北,河北省第四届公益慈善晚会成功举办
·感恩善德人—董万基香港跨年演唱会圆满收官!·河北电视台《公益河北》20150112第二期·做义工途中遭遇车祸 善良残疾小伙伤重急需救助
·家和万事兴—家教家风主题展·第四届京津冀大型残障人士相亲交友联谊会新闻通稿·冀州百名毕业生回访“母校” 爱心捐赠助力脱贫攻坚
·爱心接力帮抗战老兵圆梦 8月王之鑑书画展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石家庄:爱心“一起帮” 环卫工人过暖冬·精准扶贫178(一起帮)寒门学子爱心行动”捐赠仪式
·公益河北 :寒冬送温暖, 爱心帮扶平山小觉小学·邢台雨花斋:关爱老人温暖社会, 关爱孩子回报社会·石家庄: 100万专项基金救助贫困心脏病患者
·河北省举办“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小强来了帅, 传统文化进校园成果亮点多·鞠萍姐姐来石家庄讲故事, 谈如何做好智慧父母!
·她进监狱说了一席话,犯人们全哭了!·农村漏粉条, 难得一见的场景!
留言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评论:
全部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